在1425年的一个清晨,阳光透过窗棂洒进了宫殿,朱高炽,这位略显圆润的皇帝刚从晨跑中擦去一脸的汗水,还未完全站稳,就听见了李时勉急匆匆地跑了进来。李时勉是翰林侍读,以其谦虚谨慎、心地仁善而备受皇帝宠爱。今天,他捧着一份奏折,但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。
“启禀皇上,您可得多加注意身体了。”李时勉一边说,一边难得地瞄了一眼朱高炽的日渐发福的腰围,眼神中不无关切之意。
朱高炽眉头轻蹙,心中暗自嘀咕:“这些体重的提醒,倒比那日复一日的朝会还要乏味。”他随口反问:“哦?李侍读,是觉得我太沉重,还是觉得我的龙椅承受不住我了?”
李时勉一脸严肃,紧张地低下头,生怕触怒皇帝:“皇上英明。臣只是担心,万一哪天您出宫后走路需要人抬,那岂不是太过不便?”
展开剩余85%话音未落,旁边的文官们忍不住掩嘴偷笑,但心底都为皇帝感到一丝心疼。毕竟,这位憨态可掬的皇帝是他们心中的天子啊。
朱高炽听后愣了一下,心中一时难以分辨这番话究竟是夸奖还是揶揄。随即,李时勉又换了一种语气,似乎是在慎重提议,他故作沉思道:“臣只希望陛下保重龙体,毕竟‘过犹不及’嘛,宫中妃嫔们宜少亲近。”
朝堂上一片寂静,众人心中默想:“这岂不是在说皇上宠爱妃嫔太多了?他这健康真要操心了。”
朱高炽心里有些不快,难掩心头的火气,随即反问:“李侍读,你这是在说我过于风流,还是觉得我身体不行?我看我红光满面,精神焕发,哪里不对?”
李时勉察觉到皇帝的不悦,立刻意识到自己言辞过重,赶紧调整语气道:“皇上圣明,臣无意冒犯。只是提醒,万一过犹不及……”
朱高炽明白他是关心自己,便露出了一丝笑意,“行了行了,李侍读,你是为我好。今天的朝会就到此为止,其他的事待会儿再说。”
李时勉松了口气,恭敬地退出了朝堂。
次日,李时勉再次带着另一份奏折出现在朝堂上,这次他的语气更加直接,毫不客气地指出:“皇上,您那过多的‘美色’恐怕也影响了您的身体健康。”
朱高炽气得脸色一沉,直接喊道:“给我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李时勉拖出去,拿金瓜好好教训教训!”
侍卫们依令行事,狠狠地教训了李时勉一番,而心里却在暗自疑惑:“这李侍读今天是吃错药了,还是怎么的?”
李时勉被打得几乎奄奄一息,朱高炽坐回龙椅,心情复杂,仿佛被一颗五味瓶打翻了。他虽怒火中烧,但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这些年确实有些过度放纵了。虽有愤怒,但也深感自责。
朱高炽毕竟是明智的皇帝,朝廷内外的治理不容忽视,他的政治手腕不容小觑。临终时,他心头依旧惦记着李时勉的话,显然这番劝告给他内心带来了不小的震动。
朱高炽的生活似乎是一种荒淫与贤明交织的奇妙混合。他的后宫中妃嫔无数,子嗣众多,生理上无疑是个壮汉,但他的治国能力也是无可置疑的,深得百姓与朝臣的敬重。
在朱元璋的眼中,朱高炽并非是个风头最劲的儿子,但他忠厚老实,身形圆润,看起来并不会去干什么“惊天动地”的大事。某日,朱元璋召集众皇子,在阳光明媚的南京,观看他们如何展示各自的才能。朱高炽并不擅长武艺,他安静地站在一旁,心中默想:“希望爷爷不要让我跑圈。”
朱元璋望着朱高炽,笑着问道:“如果你是皇帝,如何治理国家?”
朱高炽想了想,回答道:“我会多开几家宴会厅,让每个人的肚子都像我一样圆满。大家吃得饱,玩得乐,谁还有力气闹事?这样国家就安稳了。”
在场的官员们听后,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,但朱元璋却点了点头,心中暗自赞赏,“这孙子倒是个有意思的。”
从那以后,朱高炽在朱元璋心中有了特殊的地位。尽管他没有被立为太子,但他那种不争不抢、稳重的形象,让朱元璋深信他才是个值得托付大明江山的人选。
朱棣也并未真正看重朱高炽,他更倾向于自己那能征善战的儿子们。可朱高炽的天真、圆润的形象,总是让人放心,不像那些精明能干的弟弟们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配资官网开户-配资公司哪家好-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