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的咖啡香还没散尽,外交场的耳光已经响亮。 7月4日,中国外长王毅前脚在爱丽舍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谈笑风生,双方热络讨论核能合作、人工智能,马克龙还高调宣布“高度重视法中关系”,欢迎中国企业来法投资。 可不到24小时,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尔就在经济论坛上翻脸,高声指责中国“产能过剩”,鼓动欧盟对中国竖起贸易壁垒。 这套变脸戏码演得行云流水,但中方没给法国留半点情面。 7月5日,中国商务部直接甩出终裁公告:即日起,对欧盟装入200升以下容器的白兰地征收最高34.9%的反倾销税,一征就是五年 。
这一刀捅得又准又狠。 法国白兰地在中国市场几乎一手遮天——中国每进口100瓶白兰地,96瓶贴着法国标签,年销售额高达125亿元人民币 。 轩尼诗、马爹利、人头马三大巨头更是躺着赚了十几年。 如今关税大刀砍下,法国酒商集体哀嚎。 人头马君度集团股价一天暴跌8%,路威酩轩市值蒸发3%,行业预估销量可能暴跌20% 。 波尔多港口堆满滞销的橡木桶,酒庄门口挂起“反对经济自杀”的横幅 。 法国国家干邑管理局急得跳脚:“中国市场占我们出口的四分之一,失去它等于要命!”
法国政客的“回马枪”早有预谋。 王毅前脚刚离开巴黎,法国工业部长费拉奇就配合财长唱双簧,炒作“中国商品威胁本土工业” 。 更讽刺的是,马克龙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刚夸完中方“解决贸易争端的诚意”,自家部长转头就捅刀 。 这种总统唱红脸、部长唱白脸的戏码,明摆着是法国在美中之间骑墙投机——既想赚中国的钱,又想向美国递“投名状”。
法国的算盘打得响,却低估了中国的反击速度。 白兰地关税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埋伏半年的精准打击。 早在2024年1月,中国就对欧盟白兰地启动反倾销调查;8月公布初裁结果;最终裁决特意选在王毅访法结束当天发布,时间点充满外交信号 。 公告里还藏了关键细节:只针对小包装白兰地(法国主力产品),大包装免税;接受价格承诺的企业(如轩尼诗)可豁免征税;甚至不追溯既往订单 。 这套“打疼但不打死”的组合拳,既让法国肉痛,又留了谈判后路。
法国为何甘当“双面人”?根源是产业焦虑和战略投机。 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占率已逼近20%,光伏组件垄断全球七成产能 。 法国燃油车厂挡不住中国新能源车的攻势,索性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35.3%的关税 。 更露骨的是,法国为讨好美国,竟把军舰开到台湾海峡,还计划派航母到亚太“示威” 。 毕竟美国此前威胁对欧盟白兰地加税17%,法国想用对华强硬换美国手下留情 。
欧盟内部早已为法国吵翻天。 德国车企怕丢中国市场,坚决反对加征电动车关税。 大众、宝马在中国卖的车比本土还多,得罪金主等于自断财路 。 西班牙公开帮腔中国,经济部长库尔波喊话欧盟:“必须用尽一切谈判途径!” 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硬怼美国,拒绝接受电动车税方案,反手准备200亿欧元报复清单 。 法国在欧盟孤掌难鸣,却让自家农民买单——白兰地关税让法国每月损失超5000万欧元 。
王毅早看穿了欧洲的摇摆。 访法前,他在布鲁塞尔当面敲打欧盟高官:“中国不是美国,别用对付美国那套来对付我们!” 他点明中欧关系的核心应是“自主合作”,而非当美国跟班。 可惜法国政客充耳不闻,非要配合美国炒作“中国产能威胁论”,结果被白兰地关税砸得眼冒金星。 这场外交博弈印证了中方那句警告:谈,大门敞开;打,奉陪到底。
盛达优配-配资官网开户-配资公司哪家好-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